说起古代的刑法,可能很多人都会马上想到从影视作品中看到的“斩首”、“五马分尸”、“凌迟处死”等酷刑。尽管今天看起来非常的不人道,如果在影视作品中看到实施这些酷刑的场景,也会被画面上的残忍场面给震惊到,但这几种刑法确实是古代政府部门惩罚犯人常用的手段。

古代女囚流放千里,为何衙役们还抢着干这苦差事?原因令人唏嘘

有关中国古代刑罚的出现,最早要追溯到秦汉时期。而刑法的“发扬光大”还是在隋唐时期。清代毕沅撰写的《续资治通鉴·宋太祖乾德元年》中有记载:“癸酉,吏部尚书张昭等,详定五刑之制,凡流刑四,徒、杖、笞刑各五。也就是说隋定下了五刑的标准,包括:笞、杖、徒、流、死。其中被大众所熟知的就是死刑,上述谈到的几种酷刑都是属于死刑的范畴。

古代女囚流放千里,为何衙役们还抢着干这苦差事?原因令人唏嘘

五刑中有一个刑法叫流刑,也就是流放,很多人会认为流刑相较于死刑要好得多,至少可以保全自己的性命,与活下来相比,吃点苦也就不算什么。然而据说当时的很多犯人,宁愿自己被判残酷的死刑,也不愿意遭受到流放。这不仅让人觉得很奇怪,古代的犯人们为何如此忌讳流放,宁愿死在当下,也不愿活在远方?其实是因为流刑虽然没有使犯人马上死亡,但流放的地点大都是一些位于边境的荒凉地区,不仅人烟稀少,甚至可以说是鸟不生蛋的地方。如唐代流放犯人的常用地是北京(那时的北京还是个荒无人烟的边疆地带);宋代经常将犯人流放至岭南地区;而清朝则是最常将犯人流放至乌里雅苏台和著名的宁古塔。两者都位于关外的东北地区,自然环境极其恶劣,甚至有人将那里称为地狱,其惩罚效果昭然若揭。

古代女囚流放千里,为何衙役们还抢着干这苦差事?原因令人唏嘘

纵观整个人类历史中的刑法,大体上可以分为身体上的惩罚和精神上的折磨两种。我国古代的刑法中,作用于身体上的刑罚比较好理解,也就是为我们熟知的杖刑、徒刑、笞刑和死刑四种。而精神上的刑法就是流刑了,流放这一刑罚的宗旨就是:通过外部恶劣的环境折磨犯人的意志。并且流刑也不仅作用于犯人的精神,还极大地折磨他们的身体。因为流放的距离一般都是两千里以上,并且这么远的距离都是依靠步行前进,这不仅对犯人的身体状况是一种极大地考验,也会在这个漫长的流放过程中对犯人的精神进行无尽的煎熬。唐代大诗人李白就在其诗《鹦鹉洲》中描绘到流放的场景:迁客此时徒极目,长洲孤月向谁明。并且流放犯人一路上都会被强制要求带着手铐和脚链,行动很不方便,还可能会在路上随时遭受到衙役的毒打,这么多因素叠加在一起,最后的结果很可能是犯人忍受不了流放过程中的折磨而客死他乡。这样我们也就理解为何犯人宁死也不愿流放了。

古代女囚流放千里,为何衙役们还抢着干这苦差事?原因令人唏嘘

但令人感到奇怪的是,在古代,相较于犯人宁死也不愿意流放的态度,衙役们倒是很喜欢押送犯人去流放地点,尤其犯人是女囚的时候,即使流放千里,衙役们还是争先恐后地抢着干这苦差事,这到底是为何呢?这就要从衙役和犯人两个群体分别说起了。首先是衙役。我们应该弄明白一个基本的概念,在古代的许多朝代,官和吏是截然不同的两种职务,官是指朝廷亲自任命的官员,享受着朝廷的品级和俸禄。而吏虽然类似于今天的警察,但他只是在正统官僚体制之外的,为政府工作的人员,用今天的话来说也就是“外包员工”。因此他们并不享受朝廷的良好待遇,而只是为官工作,并拿取及其微薄的薪水,这就导致了很多衙役为了生存,想方设法的多捞点银子来补贴家用。

古代女囚流放千里,为何衙役们还抢着干这苦差事?原因令人唏嘘

然后就是被流放的犯人了。一般古代遭受到流刑的犯人都不是什么普通人家,要么是朝廷官员,要么是富家子弟,但不论是哪一种,流刑犯的家庭一般都比较殷实。因此,在流放之前,他们的家人都会花许多银子来打点关系,也会安排马车送犯人去流放地点,一路上也都是吃好的喝好的,期望能够为他们的旅途减轻痛苦。这便正应和了衙役们的切实需求,于是这趟本应是个苦差事旅途,倒变成了衙役们渴望得到的一件“美差”。

古代女囚流放千里,为何衙役们还抢着干这苦差事?原因令人唏嘘

并且倘若犯人是个女性的话,那么他们便更要争先恐后地抢着去了。因为古代比较注重女性贞节,在流放前,她们的家属会拿出足够的银子来向衙役打点,期望能够保全她们的贞节,毕竟那个时代崇尚“饿死事小,失节为大“。这就造成了衙役们遇到流放女囚犯,都会争先恐后地抢着去的现象。不得不说,这个原因着实令人唏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