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场浩大的“文艺复兴”,开始在B站“科技区”悄然兴起。以往热衷于装配出高端电脑的一些装机UP,突然不再去追求所谓的“顶配神机”了,而是琢磨起了“如何将配件装入鞋盒”“怎么将萝卜塞进主机”这些稀奇古怪的装机方式。
在不知情的人看起来,这样的行为相当迷惑。要么是在提前透支电脑硬件的寿命,要么便是在进行一场意义不明的“电脑改装艺术”。
最先遭到网友们“毒手”的,是用于整合和归纳硬件的“电脑机箱”,因为它技术门槛较低,还拥有无与伦比的的“可替代性”。
有人充分发挥勤俭节约的美德,路边捡一个洗洁精壶就往里塞硬件。
有人想起了家里废旧的煤气灶,用它来打造了一个“下饭机箱”。
还有人擅长结合环境来思考问题,将机箱和柜子融为了一体。
除了机箱外,同样符合“低技术力,高替代性”条件的,还有CPU上的散热器。按理论上来讲,只要压在CPU上的东西能把温度降下来即可,没人规定它非得是冷排或者风扇才行。
因此,旺仔牛奶罐可以。
洗衣皂可以。
育碧服务器可以。
当年图吧盛传的“萝卜散热”,当然也可以。
尽管网友们制作这些物品发出了充足的想象力,但它们在实用性方面的却表现不佳:只要一打开软件跑分测试,“鞋盒机箱”和“萝卜散热器”马上就会在高温的摧残下冒出滚滚浓烟,电脑也随即停止工作。
而这种“整活失败”的名场面,也正是观众们最喜闻乐见的。
不过,元老级硬件玩家和DIY大神并不满足于“整活”,他们从这种奇怪的组合方式里,看到了冰冷的工业产品与生活用品碰撞时所产生的魅力。并将其转化为灵感,打造出一个又一个充满后现代主义的作品。
废旧的汽车轮毂、家具拆下的旧木板、便宜无比的亚克力管……在大佬们堪比“点石成金”的强大动手能力下,这一个个生活中常见的物品,便能成为风格各不相同的主题机箱。
到了这个阶段,这股因“整活”行为而催生出的浪潮,已然变成了一场比拼创意和动手能力的“电脑DIY大赛”。而这些乐此不疲的网友们,大都来自当年红极一时的“卡吧”和“图吧”。
在浩大且复杂的贴吧帝国里,“卡吧”和“图吧”是两个富有特色的存在。所谓“卡吧”“图吧”,其实就是“显卡吧”和“图拉丁吧”的简称,这两个吧名字均来源于电脑的核心部件。
而这两个同属硬件领域的贴吧,也衍生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“装机文化”。
这个圈子本不大。十多年前,“电脑装配”一词尚未盛行开来,那时的人们还是习惯于购买由厂家组装完成后进行销售的整机。由于信息断层的存在,用“暴利”一词来形容当初的电脑销售行业并不为过。
电脑实体店的水相当深
随着信息化时代的一步步发展,自主性强、价格透明的“电脑装配”才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,越来越多的网友开始自学硬件相关知识,旨在用更加实惠的价格“攒”出一台合适的电脑。
如果你拿着三千元的预算去咨询如何配一台电脑时,“卡吧”老哥会热心劝你稍微加点钱,结果加着加着配置单上的总价就变成了九万八;而“图吧”老哥则会认为三千元的预算绰绰有余,淘换淘换甚至能去小学对面开家网吧。
当然,玩梗归玩梗,“卡吧”和“图吧”日常所讨论的那些硬件知识,实打实的帮助一批又一批“电脑小白”走向了“攒机大神”之路,更是避免了无数玩家置换新机时被无良奸商屠宰钱包的惨剧。
可是,随着“装机”逐步进入常态化,组装电脑几乎成为了每个PC玩家的必备技能后,“卡吧”和“图吧”的含金量有些不复从前。
一方面,各类硬件评测对比视频网络上比比皆是,玩家在选购之前可以轻松获取到相当全面的信息;另一方面,视频平台的兴起也降低了“装机”的学习成本,毕竟视频教学的详尽程度是图文难以比拟的。
不过,就像是钓鱼吧的老哥什么都会、PS吧的老哥能够熟练运用“魔法”,隐居吧个个都是远离世俗的世外高人一样,“卡吧”“图吧”的老哥们也随着时间的推进,变得抽象起来。
就比如如今“矿潮”仍未过去,显卡价格依然高居不下,无数游戏玩家为了买到平价卡绞尽脑汁,而运营多年、人数众多的“卡吧”则成为了交流“上车”和“下山”心得的聚集地。
同时,神通广大的“卡巴司机”们,也会帮网友鉴定买到的是不是“矿卡”。
对于一些不听老哥们劝阻,急于高价“下山”的大聪明或是贪小便宜一意孤行的新人们,这些帖子往往也会变成一场精彩纷呈的“小丑表演”。
即便你不是抱着装电脑的目的而来,也总能在“卡吧”找到些乐子。
相较于饱受“矿潮”困扰的“卡吧”老哥,“图吧”老哥们则个个都像是看破红尘、不愿与世俗争锋的隐士高人那般,过的无比安逸。因为,主攻“低端市场”的他们,只对那些濒临淘汰的老旧机器感兴趣。
那些混迹于各大废品收购站,整日和老大爷们斗智斗勇的人,在“图吧”被称作“垃圾佬”。在他们眼中,收购老旧机箱并将里面值钱的硬件卖出去,就像“开盲盒”一样富有无穷的乐趣。
在打开机箱盖之前,你永远不知道到底是“血亏”还是“血赚”。如果有人能有人二百块钱收到一台能运行LOL的机器,那必定会令吧友艳羡不已。
请挑选你的截图导师
也有些“垃圾佬”并没有这么好的运气,他们花了好几百甚至上千元入手一台PC,最后却被吧友们建议上交博物馆处理。
不难发现,如今的“卡吧”和“图吧”,早已不是玩家们学习装机的“必去之地”,最早混迹吧里的那批人,大都也已过了与人争辩讨论配置的年纪。如今的他们发挥着余热,仍为慕名而来的少数新人们讲解着原理、解决着问题。
因为他们的存在,那份形成已久的“装机文化”至今仍在延续。
如今的这场“文艺复兴”,其实就是当年兴盛无比的“装机圈”之缩影。“矿潮”席卷之下,这些参与者们选择用“整活”和一场“电脑DIY大赛”,向我们展示着独属于硬件玩家们的乐观、不屈与无奈